加拿大华人网

古镇三林塘

2019-09-06 博文 点击:

  [前言:每年,我和爱人都要从东北到上海探亲,今年探亲回来心血来潮,以博文的形式记载了我记忆中的家乡三林塘一些陈年旧事,亦登载了我拍摄的一批老照片。我想,随着家乡面貌的变迁,或许再过几十年,发生在古镇的这些事景,后人会无法想象和知晓。是一种责任,更是对家乡的思念和挚爱,促使我写下了此篇记忆文章,亦献给父母九十岁寿诞。]    

       我出生在上海浦东三林塘,那是江南有名的一座小镇。据文献记载,她始建於明初,宋代隐士林乐耕的后裔分居东林、西林、中林三个村庄,故有三林之名。 

       1950年前后,我家租住在中林街名叫“鸿宝堂”的庭院深处一栋二层楼的底楼房里。据说那庭院的主人姓赵,这庭院建於哪朝哪代我不知道,从我记事之日起,就感到那庭院的宽大和阴深,里面结构复杂,房套房,间连间,大小庭院、里外走廊、东西花园,内外池塘,看得出当年建造此宅院的主人很有钱财。当时,庭院已凋零、败落,里面许多房屋很破旧,走廊屋檐上许多瓦片都已掉落,池塘边上杂草丛生,院落地上的许多方砖已碎裂。这里居住的人家大都是普通老百姓,生活条件都不富裕。

       我记得,从我家出门右侧是一道竹篱笆,篱笆对面另有一片庭院深深的宅子,据说名曰“傅桂堂”。出门向左拐,沿着外走廊、走进一段阴深黑黑的里走廊,穿过一个小庭院,沿着一段弯曲外走廊,就能走到我外婆家租居的大庭院。我家邻壁是一个敞口大客堂,给我印象最深的是(那时我只有三岁多),有一天,我看到纵深二百米长的院落里坐满了解放军,他们把客厅当作舞台,不知是首长讲话还是在演戏。反正记得坐在前面的几个战士向我招手,招呼我与他们坐在一起。后来长大后看电影“战上海”才知道,三林塘作为大上海的近郊重镇,正是大批解放军扫清外围残敌(镇周围有许多碉堡)后集结,并从这里出发渡过黄浦江去攻占市区的一块重要阵地。 

       我家后门头也是一个花园,但是对面的砖墙已经开了一个大豁口,园地上已被房客分种了各类蔬菜。我家也在其中占了一小块,我妈一有空就是那里锄地、浇水。在墙角长了几棵香椿树,一到春天,树上发出新芽,我妈就采集下来用盐淹制成小菜。走出墙豁口左拐,就是一条人来人往的乡村土道,所以经常有小贩来这里推销商品,那时,我最得意的小吃就是“臭豆腐”,花很少的钱就可买到用草棒连着的一大串,上面涂些不太辣的红辣椒酱,真叫“闻起来臭、吃起来香”。

       沿着土路往前走,就到了一个名叫“大浜头”的小湖泊,其面积不大,湖水也不深,靠老天降雨积水,湖滩上长有芦苇,岸边种有柳树。湖边有个用方石垒的“水桥头”,供附近居民踩在上面取水、洗菜、洗衣服,常有小孩在里面游泳。在“水桥头”的右侧有一棵斜横水面的大柳树,我们经常爬到上面玩耍。有一次我爬到上面,一不小心头冲下掉落,头顶越过湖水碰到了水底的砖石上,顿时鲜血直流,还是我自己爬出水面走回家里,我妈急忙将我送到镇卫生院进行包扎,至今,在我头顶心还留着一块“永不消逝的伤疤”。

       沿着“大浜头”正对的土道向东走,右侧就是“鸿宝堂”高高的北围墙,道左侧就是叫“王德记”的花园,用爬藤树枝作为围墙,里面是一排黑顶大瓦房。再向前走,就要经过叫“锡作弄”弄堂口,弄堂东面是一处西洋式的楼房,记得楼房一楼是镇上的邮电局和银行,楼前有一院落空地,一度成为露天电影场,儿时的我经常扛着板凳买票来看电影,可以说这里也是我接受蒙教育的“课堂”。

       再向东行,就是一片空旷草地,我经常跟着妈妈来这里割草(晒干了烧饭用),这块空场地曾经成为镇上办庙会的地方。有一年举办庙会时,来了一个演木偶戏的戏班子,他们用白布围成一露天剧场,场里一侧是舞台,其余空地用木板搭起长凳,供观众坐着看戏。那一天晚上我看“白蛇传”入了迷,很晚了也没有回家,我妈到剧场喊叫我的名字,将我领回家,我还生了半天气。大约於1957年,在这块场地上建造了小学新校舍(一层楼结构),那年我还在上小学六年级,有幸成为首批在新校舍读书的学生。也从那时起,三林塘镇有了独立的小学校,原“三林私立学校”则升格为“上海县三林中学”。

       在那块空地的东面,还有一所尼姑庵,名字已经记不起来了。再向东又是一处石门宅子,沿着这所宅子外墙向北走,就是通向杨思桥的一条土路,向南走是通向三林街的一条名叫“旗杆弄”的弄堂。 

       提起三林街,它东起孙家桥、西至一寺院,沿着逶迤的三林塘江(它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),是连接东林、中林、西林的一条必经通道。孙家桥是周家渡至周浦路途中间一站,五十年代通小火车,以后改成公路通郊区客车。那时的三林街道路面都是用块石头砌成,每当清晨农民送菜上街时推的独轮木车,经过石道时发出独有韵味的“咯咯”声音。街道很狭窄,大约三四米宽,二侧大都是砖瓦结构的二层小楼,靠南边的房屋为临江而建,许多凉台为木结构,探出部分就悬空在江水之上,有的人家为用水方便,直接在屋后建“水桥台”。

       当时三林街上有许多商店,是附近最繁华的城乡商品交易场所。大概到53年,本镇住房实行政府统配,我家就搬到三林街一个原米店门面,记得当初刚搬去时,靠街面的一侧没有墙壁,而是一行“排门板”,每天早上需要将它一块块卸下,楼下屋子才能透亮。楼上是卧室,上下层中间只是一层木地板,楼上有人一踩,“叽咔”乱响、板缝里的灰尘和米虫直掉,后来,我父亲就用厚纸将楼板糊上,还在地板上开个洞,架一把木梯供上下楼。楼上的墙壁都是木板钉的,顶蓬没有天花板,真可谓“冬冷夏热”。想想当时的生活,真是很艰难,也就这样过来了。(写到这里,真巧我与九十岁高龄的老母亲在网上通话,我将这段回忆念给她听,她深情地说:“依个辰光,阿拉一家门生活得蛮苦,阿爸一个人出去做工,姆妈我要做点零时工,就为养活那兄妹四个人,啥个苦全吃过了”)。

       居住在这里,倒也不觉得冷清,从清晨四点起,附近农民就来赶早市,此时,飞在窗外瓦檐上的鸟叫声,江上早班轮的汽笛声、独木车的车轮滚动声、本地人浦东口音憨厚的叫卖声,组成了一首和谐交响乐曲。吃饭时候,更是热闹,阿哥、阿舅端个饭碗,互到邻居串门。谁家来了客人,一会儿,左邻右居都会知道,这家送几把小菜、那家送几个鸡蛋,如同一家人。夏天的晚上,整条街上全是出来乘凉的人,有的坐在滕椅上,有的坐在小矮凳上,有的则躺在凉席上,手里都拿着一把“蒲扇”,一为扇风,二为驱蚊。大家坐在一起,扯东谈西,分享食品。

       那时我的邻居大都是农民户,家家都有“小菜地”,所以,经常可以吃到甜甜的“崩瓜”、长长的“芦索”(方言,是当地盛产的一种形状细长的“甘蔗”)。附近还有一块空地,经常有卖“梨膏糖”的说唱表演,亦叫走江湖卖唱,说唱者站在二只高凳上,一人拿一副竹板,另一人拿一个镗锣,唱的是本地“滩黄”:“金陵塔,塔金陵,金陵宝塔第一层,一层宝塔四只角,四只角上有金铃……”,唱过一段后就有一个人拿着镗锣四下收钱,这纯朴的乡音相距五十多年也不曾忘记。

       冬天的日子是最不好过的,因为没有取暖设施,尽管平均温度都在零上几度,但许多孩子的手脚都要长冻疮。晚上睡觉时,最怕钻被窝,双脚伸进去冰凉。那时最受欢迎的保暖工具是“汤婆子”(装热水的容器,我家有一只铜制的南瓜形状的“汤婆子”),用它将被窝捂暖了,再钻进去,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。到了冬天,我们小学生还有一桩义务工作,就是顺着街道作防火防盗宣传,我们五六个孩子为一组,一边敲着竹盂、一边高声喊道“寒冬腊月,火烛小心,前门关关,后门撑撑……”,当年的小伙伴,他们的容貌、声音至今记忆犹新。    

       提起三林塘江,这可是当地人的“母亲河”,她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辈辈三林塘人。那时,整个镇上还没有接通自来水,三林塘江就是主要的水源地(有的人家院里挖有水井,但一般不作饮用水)。我家有一只大水缸,我从八九岁起就得到附近“水桥头”去挑水,起先是用二个小桶,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,水桶的直径也随之增大。挑来的水倒入缸中,加点明矾,用一根竹棒搅拌,等水中的泥土杂质沉淀后,就可以饮用。

       由于三林塘江水面随黄浦江潮水的变化而涨落,那时的水质还比较清澈,我们经常在这里游泳,许多居民在水桥头洗菜、淘米、洗衣服,甚至洗马桶,当然,我是最嫉恨在那里洗不该洗的东西,但也没有办法去反对,好在急流潮水一会儿就将污物冲走。以后我娶了北方姑娘为妻,七十年代我妻首次到我家来,看到水桥头的“多功能”情景,回去都不敢喝水,后也常戏言,南方人之所以皮肤细嫩,是喝这样江水的“功效”。

       从我家向西走,不远就到了“人民桥”,它是横跨在三林塘江上的最大的一座桥梁,是连接市区至鲁汇的过江通道。其实,六十年代前它只是连接三林塘江南北的一架人行桥,后来重新建造了新公路桥。以前,当地人想到市区去,必须步行到孙家桥,搭“周周线”郊区公交汽车到周家渡、再坐摆渡轮过黄浦江抵达市区。后在七十年代从孙家桥起、在三林塘镇的北面修造了一条新公路至鲁汇,并开通了“周鲁线”郊区客车,中间一站就是人民桥,尽管方便了人们的出行,但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。

       最近几年也回去,看到许多古宅建筑已拆迁、许多湖浜被填平,大部分菜田被压成地基。特别随大上海的发展,三林塘成了浦东开发区的一部分,大片高楼拔地而起,马路纵横、商店林立、汽车穿梭、以及熙熙熙攘攘的人群。老三林街,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和生机,听说过两年将全部拆迁。再看这三林塘江,已经成了污水河沟,水流很慢,失去了排污功能,再没有人把江水当饮用水和洗东西,更不敢在这里游泳。恳请家乡父母官在领导发展经济的过程中,应尽量保护和利用古三林的历史价值,还“母亲河”本来面貌,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。(本文始写于2006年8月30日)

以上图片为三林塘的老街道

 

以上图片为三林塘港的旧貌

 

以上图片住宅为作者本人的故居

 

(完)

返回“博文”目录

返回“家乡回忆”目录 

古镇三林塘

http://m.sh-dupont.com/bowen/2155.html


推荐访问:三林塘古镇 三林塘古镇地址